“某些基层医院的医生做手术不靠技术,而靠胆量,这样的手术让患者如何敢放心?”近日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几个专业分会负责人对记者如是说。他们对这种视病人的生命如儿戏的“人有多大胆,就敢做多大手术”的做法,表示出极大的关注。
一位因车祸而造成脑表面出血的伤者被送进沿海某医院。本来在出血部位开个小洞便可清除血肿,但医生却错误地在脑右边开颅取血肿,谁料出血难以控制,病人的脑组织膨出,医生居然又想当然地来个平衡术——在脑左边开颅减压。结果病人术后昏迷了几个月,并造成终身残疾。
去年8月份,粤东某地油厂发生爆炸,有11人二至三度烧伤,其中烧伤面积最大的53%,最小的21%。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,11位伤员居然死了十个只剩一个,然而此间医生还是认为自己的医院是当地技术级别最高的,伤员没必要往上级送。当省里的专家赶到该地时,同一事件中最后一位伤员的家属跪在专家面前请求:“就算死在路上也要转院!”但伤者仍然没能逃过“鬼门关”,而伤者单位已为治疗耗费了几十万元。
据广东省烧伤学会有关负责人介绍,即使烧伤面积达90%以上的三度烧伤病人,广东省级大医院的救治成功率也超过90%。而有的基层医院无此水平,也强行治疗,使病人的病情恶化,人财两空。
为何有些基层医院对自己做不了的手术仍“乐此不疲”呢?
经济利益的驱动是最根本的原因。把病人送到上级医院无疑等于送走了一笔手术和住院费。去年5月,粤东一家日资爆竹厂爆炸,30多人受伤。当地医院全部收治后,医生虽忙不过来,但院长仍不让病人分流转院。由于医院人手不够,有的病人一个多月没做手术,只打吊针,最后感染上败血症。
其次是“面子问题”。有的基层医院认为如果老是这也做不了、那也往上送,“面子”上挂不住不说,以后还有谁会来治病?为评上等级、应付检查,有的县级医院止血技术不好,连双极电刀(脑外科基本设备)也没有,放大镜也不会用,却去买显微镜。
“技术不够,胆量来凑”,有的乡镇医院连基本设备也没有,却有“胆量”去开颅;有的基层医院还振振有词地说这是探索和提高的过程。
专科医生在专业上要求较高。例如发达国家规定,独立做一个中级以上的脑外手术,须有60例当上级医生的助手,40例在上级医生的指导下完成的资历,完成了从量到质的转变才能独立操作。
刚卸任的中华医学会广东省分会秘书长朱高章认为,解决基层医院乱开刀的问题,重要的是建立制度以便监督,规定伤者达到什么程度要上报。而目前全省的“救治网络”虽已形成,但管理的规范并不完善。摘自《羊城晚报》